come on man
 
 
 
小夜曲 - 中国爱乐乐团

吕宏道:

ME

逝水流年:

👍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没什么烦忧,是一首小夜曲治愈不了的

文/中华


戴望舒有一首著名的现代回文诗,讲人世间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这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花拳绣腿的故弄玄虚,这欲言又止的愁肠百结,这一趟感性的语言的神游,是可以唤起万千为爱所困的人的共鸣的。说来也怪,每次读到这首诗,都想介绍戴望舒听听舒伯特的《小夜曲》。


我喜欢铜管乐器的演奏,对小号从小就深爱。自己有时也断断续续的在学着吹练,谈不上很高的水平,自娱自乐吧。最近常听的就是小号伴奏的舒伯特《小夜曲》。


-《小夜曲》曲谱--


今天我们听到很多小夜曲是器乐曲,但它最早是一种声乐体裁。每到黄昏或夜幕降临时分,欧洲行吟诗人们就来到恋人的窗前,拿着曼陀林,一首接一首地唱。相信很多人对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第二幕里的小夜曲还记忆犹新:放荡不羁的西班牙贵族唐•璜,在农家姑娘采琳娜的窗前弹着曼陀林,唱着歌,想用歌声来吸引她,这就是典型的小夜曲。


-歌剧《唐璜》剧照-


小夜曲的歌词,大都出自著名诗人之笔,充满诗情画意。但小夜曲(Serenade)和夜曲(nocturne)不是一回事。到了19世纪,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把夜曲确定为一种新的钢琴曲体裁,强调夜的沉静与人的内心抒发,夜曲就更像无词歌了。很多人熟悉的肖邦二十一首夜曲是史上公认最为出色的夜曲代表作品。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肖像-


可能加了个“小”字,小夜曲显得不那么正式,不那么沙龙了。比如说,小夜曲除了夜里唱,早晨也可以唱。像舒伯特的《听,听,云雀》,就是一首早晨唱的小夜曲。当然,舒伯特最出名或许也是小夜曲中最出名的就是我这些天一直在听的这首舒伯特《小夜曲》了,各种版本,各种配器,全世界应该不下千首吧。


-《重奏之美》录音花絮-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在欧州音乐史上有“歌曲之王”的称誉,据说他创作速度极快,一天能写八首曲子。这首《小夜曲》被收入在“天鹅之歌”中,应该是舒伯特去世前动人的“绝笔”,最初的歌词来自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


-《重奏之美》录音花絮-


从乐曲一开始,我就被深深打动了,爱不释手,连续听了很多遍。一开始清脆悦耳的钢琴声,营造出了一个美妙的水滴般的回声效果。优美的旋律仿佛让你走进了一个红海的晚霞之中。周围静静的,只有满山遍野被染红的绿色。旋律的延伸让你慢慢的走,轻轻的抬起头,放眼望去,几只鸿雁在血色的空中飞过,把自己的英姿留在了晚霞之中,形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重奏之美》录音花絮-


委婉的号声,像一缕清爽的气流,在轻轻的飘升,升到晚霞的脸庞,轻轻的和夕阳吟语亲吻。被染上金边的云慢慢的飘过,带来了钢琴的弦音,音阶的爬升,旋律的和声,它们一同把亲昵小号的身躯抬高,让它拥揽夕阳,把火红的太阳慢慢的送入地平线下,并随着晚霞的余光飘向远方。


小夜曲以优美的旋律舒展开来,清脆的号音在晚霞中飘荡。使整首曲调优柔婉转。小号,钢琴交替的演绎,像是两位情人在晚霞的光照下,坐在绿茸茸的草地上,听着身边小溪潺潺流水声,看着远处晚霞的光芒,畅想着未来美好的生活。清亮的小号高音,最终把暇想带入了夕阳晚霞的怀抱。


-《重奏之美》录音花絮-


晚霞正浓,云被染红,整个天地都是红红的。听着这首优雅的乐曲,在草地,在绿荫幽静的小路上,在河边,在大自然中,你会觉得自己平日里的一切烦忧都散去了,整个人的身心,只想长长久久地融入这美好的夕阳之中。


瑞鸣按:音乐史上还有另一首同样柔肠寸断的小夜曲——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年早逝的意大利作曲家恩里克•托赛里的《悲叹小夜曲》。和舒伯特小夜曲一样,这首曲子不但是广泛流传的歌曲,也常被改编为提琴独/重奏曲和管弦乐曲。文章开头听到的就是瑞鸣《重奏之美》里的重奏版本。


相传托赛里与他心爱的妻子分手后十分痛苦,写了一本回忆录,又创作了一首著名的《悲叹小夜曲》。歌中伤心地唱道“往日的爱情已永远地消失,幸福回忆象梦一般地留在我心里”。

-意大利作曲家恩里克•托赛里旧照-


不久,回忆录成了畅销书,《悲叹小夜曲》也成了当时的流行歌曲。一首小夜曲就这样让托赛里名扬四海。有乐迷说,这百转千回的旋律,像清泉淙淙的流淌,又似恋人缠绵的倾诉,每到夏夜里聆听,总能想起自己年轻时代的爱情。


瑞鸣音乐《重奏之美》专辑封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非经瑞鸣允许请勿转载


查看全文
 
评论
 
 
热度(16790)
 
上一篇
下一篇
© A MAN|Powered by LOFTER